跳到主要內容

《自控力》意志力的迷思


所謂的意志力,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,情緒和慾望的能力,我們都知道,意志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,經濟安全,人際關係和事業成敗。其掌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包括吃什麼,做什麼,和買什麼等等。然而,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,自控只是一時的行為,而力不從心和失控卻是常態。美國心理學協會指出,缺乏意志力是完成目標的最大絆腳石。
在1848年,鐵路領班工人菲尼亞斯 蓋奇Phineas Gage當時只有25歲。僱主稱他為最好的領班,工友們尊敬他也喜歡他。家人朋友都覺得他既安靜又受人尊重。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力和體魄的人。在一天的下午,蓋奇和工友正在用炸藥清理鐵路路段時,突然出了岔子,炸藥提前爆炸了。衝擊波帶著一條3英呎長的鋼肋插進了蓋奇的頭部,穿過了他的腦前額皮質。你肯定覺得蓋奇會橫尸當場,不過,他卻奇跡般地生存下來了。兩個月后蓋奇的身體完全恢復了,蓋奇還說自己“哪裡都挺好,一點都不疼”。這聽上去是不錯,不幸的是,蓋奇的悲劇并未到此結束。他的外傷是痊愈了,但他的大腦卻發生了奇怪的變化。親人和工友們都表示,他的性情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。:痊愈后的他經常粗魯的羞辱別人,以前並不會這樣,總是想去控制別人,和別人意見不合很快就會失去耐心。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。
史丹福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 Robert Sapolsky 認為,大腦前額皮質的主要作用是讓人去做“不容易的事”。 如果坐在沙發上比較容易,它就會讓你站起來做做運動;如果吃甜品比較容易,它就會提醒你要喝杯茶。如果把事情拖到明天才做比較容易,它就會趕走拖延大師,督促你打開文件,開始工作。
前額皮質分為三個不同意志力的部分:分別為“我要做”,“我不要”和“我想要”的三種力量。左邊的區域負責“我要做”的力量:他能幫助你處理枯燥,困難或者充滿壓力的工作。比如,當你想要沖個涼的時候,它會讓你繼續呆在跑步機上多跑幾分鐘。而右邊的區域則控制“我不要”的力量,他能克制你的一時衝動。比如,你在開車的時候沒有玩手機,而是盯著前方的路面,這就是這個區域的功勞。中間靠下的區域負責“我想要”的力量。他會記錄你的目標和慾望,這個區域的細胞越活躍,你採取行動和拒絕誘惑的能力就越強。即使你處於一個充滿誘惑和混亂的環境,這個區域也會記住你正真想要的是什麼。
當蓋奇失去前額皮質的時候,他也失去了“我要做”,“我不要”和“我想要”的力量。鋼鐵般的意志力看似他性格中不可動搖的一部分,卻被那根刺穿頭骨的鋼肋擊碎了。雖然我們從不擔心爆炸會奪走自己的意志力,但我們的前額皮質並非始終可靠,缺乏睡眠,酗酒,分心等都會影響到它,使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。即使大腦活力充沛,足夠清醒,也不是不存在危險的。我們有能力去選擇“不容易的事”,也會有衝動去做“容易的事”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做事5分鐘熱度,或者將工作拖延到最後一秒的原因。
那要怎樣讓我們的意志力變得更強大呢?
在看了《自控力》這本書后得到了一些答案。

第一,練習冥想
就像肌肉一樣,大腦其實也可以被訓練。而其中最簡單的練習就是冥想了,冥想可以實體上的改變我們的大腦。長期地練習冥想會增加各部分腦區域的灰質含量。當然也包括意志力最重要的區域,前額皮質(前額葉)。好葉之前也製作相關的影片述說冥想的5大好處。神經學家發現,如果你經常讓大腦冥想,他會提升你集中注意力,管理壓力,克制衝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。冥想讓更多的血液流進前腦皮質,使它變得更強壯,更迅速,充分地挖掘你的大腦潛能。練習一段時間之後,你的大腦就會變成調式良好的意志力機器。如果你不知道怎樣冥想的話,可以參考好葉解說關於冥想的教學【完整】。

第二,充足的休息
很多研究證實,當你睡眠不足的時候就會感到各種壓力。而壓力是意志力的死敵。它間接性地破壞我們大腦的前額皮質,讓我們失去意志力。美國睡眠基金通過研究發現,現代的年輕人每晚平均只睡4-6個小時。研究人員還發現,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和身體對能量的吸收,導致我們無法控制衝動和集中注意力。因此就會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去吸取更多的熱量以達到平衡。其中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的人肥胖率更高。如果我們想更好地應對挑戰,就需要更有效的管理壓力,照顧自己。而睡眠不足或者缺乏休息,不僅反映了我們缺乏自控力,還消耗了我們的體力,帶來了更多的壓力,偷走我們的自控力。現在起就給以自己足夠的睡眠吧,其中打磕或者在疲累的工作中補個覺,也可以消除睡眠不足的影響哦!
第三,重要的事情優先做
心理學家 羅伊 鮑邁斯特 (Roy Baumeister), 對人類的意志力進行了上百次的研究發現,人的意志力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殆盡。一旦時間長了,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分散,還會耗盡身體的能量。此時情緒更容易失控,更難抵抗各種外界的誘惑。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是有極限的。它被使用之後就會漸漸疲憊。如果你不讓肌肉休息,你就會失去力量。所以應該把你一天最重要的工作都放在最前面。

好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,用科學的方法解讀意志力的迷思,以及怎樣讓你的意志力變得更強大,去克服每一個挑戰,完成每一項任務。我們來回顧一下:
首先,意志力主要由大腦的前額皮質(前額葉)組成:分為“我要做”,“我不要”以及“我想要”的力量。
第二,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,是可以被訓練的,持續練習冥想,發掘大腦潛能
第三,保持充足的休息,不讓壓力拖累意志力
第四,意志力就像電池一樣會消耗殆盡,所以重要的事情優先做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》斜槓創業

有位英國男子,管理一家建設公司,但在一個不起眼的網站,寫了一系列,關於魚缸評論文章。文章結束的時候,他加了幾個亞馬遜( Amazon )所刊登產品的連結。他知道,如果訪客從評論文章點擊連結,並且購買產品,他就會賺到一點小小的回饋金。但是在他張貼評論文章之後,忙著白天的工作,馬上就忘了這件事。幾個星期後,一封信裝著一張支票寄到他家,一共有 350 美元。那個時候,他壓根兒沒想到利用週末時間,投入的這個小小計畫,能夠賺進幾百美元。他也不知道幾年後,相同的那些評論文章,仍然每個月平均為他賺進 700 美元,而他並沒有進一步增修此文章。大家是不是對這些而外的收入感到渴望又無從下手呢? 今天 就要和大家分享這本書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》。教你怎樣成為一個躺著賺的副業家。 本書作者克里斯.古利博,是一個成功的成功創業家/旅行家/《紐約時報》排行榜暢銷作家,是名副其實的複業家。同時他所創辦的播客(「複業學校」( Side Hustle School )每個月的音頻下載量更是超過 200 萬次。古利博擅長把點子變現為多元收入,不斷發展複業。創業經驗包括:線上出版、旅行省錢服務,還完成他在 35 歲前造訪世上 193 個國家的夢想。除了正職收入之外,每個人都想多賺兩毛錢,實現躺在賺的夢想。 帶你走進副業的世界,為你躺著賺的偉大理想添一份力。 第一,產生可行的副業點子: 可行的點子,是指利用你已經擁有的技能、時間和資源,將它轉化為現實。 一位大學畢業生,想出了一個點子: 「我想要研製一支微型應用程式( app ),引進新的付款形式,給不喜歡掏信用卡或現金的人使用。」這個點子可能是很有理想。但你要怎麼開始打造和行銷?就算你同時擁有資訊科技和財務方面的背景,這也是相當巨大、花錢的事。再說,就算你能輕而易舉打造,又要如何使它在市場上那麼多付款 apps 中脫穎而出?充其量,它只是個宏偉的願景,需要大力奉獻和奮鬥。這不是發展複業要做的事。 再來看另一個熱愛高品質甜點的廚師所提出的:「我想要設立一個每月最佳冰淇淋俱樂部,提供美味的手作冰淇淋給各公司。這項服務,會推銷給人力資源經理和小型企業執行長,告訴他們這是提升士氣和讓員工歡聚、定期同樂的一種方式。」這個例子,有明確的目標市場。沒錯,儲存和交運那麼多冰淇淋的後勤作業,可能有點複雜,但如果你知道怎麼尋找食

为何有心事就想对异性说?

为何有心事就想对异性说? 为何心里话想对异性说? 在生活中,我们有许多的小情绪、小秘密、小想法, 并且都想要将它们表达出去,以获得别人的安慰、关心和建议。 但是,诉说对象的选择却是个问题,有时想对爱人说, 可是怕增加他的烦恼;想跟爸妈说,又害怕他们在远方担心; 只能对着朋友一吐为快。 渐渐地,你会发现,相对同性朋友, 这些心里话对异性朋友说的越来越多,即使没有其他的顾虑了, 我们也更倾向于对异性敞开心扉,就像有很多人喜欢和他们交往、 娱乐一样。 即使有些时候因为跟异性交流太频繁深入而被人指指点点, 可是每当有想说的话时,想到的依然是他们,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。 其实,可以告诉你,不用烦恼也不用担心, 因为这样是很正常的情况,甚至还有各种优点呢! 首先两性的性格有互补性,这是心理学家发现的, 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原则,男女双方的个性存在相反的差异时, 很容易吸引对方。男性的刚毅、果段、坚强和女性的温柔、体贴、 细腻正好互补。在遇到问题时, 能够给苦恼中的异性不一样的心灵慰籍。 比如,我们考试失利后,自卑、懊恼、惭愧齐齐涌上心头, 找同性朋友,她们给的安慰一定是“没关系,这次只是发挥失常,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,下次努力就好”, 这样的话其实跟我们心里的想法差不多, 只是由不同的人说出来而已。 而异性朋友给的建议可能完全不同,他们不会细致的安慰我们, 更可能拿出试卷帮你分析一下,或者直接带着你去其他地方散心、 玩乐,以这种果断的方式来让你快乐起来。其实, 两种方式说不出谁好谁坏, 但是这种新颖的做法对我们的吸引力是不可否认的。 第二,向异性说心里话有保密性。 我们常常喜欢在自己同类交往群体之外的朋友面前打开心扉, 这是情感交往的特点,比如我们会在家人、 同学面前谈论工作和同事的问题;在大学里聊聊初中、 高中的心理感受;在无人知晓的网络下吐露心声...... 这样我们会觉得安全系数高一点。 男女双方分别处在不同的性别群体, 再加上我们认为男生比较能保守秘密, 所以比向同类袒露心迹更加的安全。打个比方,你和同桌闹矛盾了, 认为她做事不考虑你的感受,但是她并不这么觉得,所以你很烦恼。 这时,相比女同学,我们会更愿意和男同学说说这个问题, 因为我们担心女同学会将话传到同桌那里, 而男同学和她们的距离比较远,会更加的安全。 最后,和异

你還會害羞嗎?

你還會害羞嗎? “小时候,每当家里来亲戚,我就会躲在屋里不出来, 或者找个借口离开家去和其他小孩玩,总之尽量避免和他们接触。 有时候被逼着‘大姑、二姑、表哥、婶婶’的一个个喊人, 我也是低着头,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嘟囔一句了事, 而他们总是笑呵呵的说这个小孩真害羞。 渐渐长大了一点,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,和他们交往也很自在舒适, 但是和陌生人、男生或者长辈相处时仍然有些放不开,脸红、紧张、 不敢说话。每当这时,他们都会笑着说这么大人了还害羞啊! 再长大一点,进入大学、迈入社会, 身上那点拘谨已经机乎看不见了。平时不爱出去交际, 但是遇到需要的时候,还是能够镇定自若的上场, 仿佛之前不曾挣扎和紧张。至今为止,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人说我害羞了,不知道是默认成了内向、孤僻, 还是我武装的比较好。但是我明白,害羞一直伴随我左右。” 上面大家听到的就是一个朋友通过微信公众号“柠檬心理寄语” 发给柠檬的小感想,关于害羞,更关于成长过程中, 大家对害羞的看法。确实如他所说,小孩子不敢和大人说话, 我们说他害羞时往往带着宠溺和纵容的态度; 学生羞于和不熟的人交谈,我们也认为可以接受;但是, 当我们工作了还是害怕跟人相处,就会让别人不理解, 甚至直接被人嘲笑。所以,越长大,你越怕被人知道自己害羞, 越想要掩盖,也越不满意自己这个性格。 其实,害羞并不是你一个人的特点,它很普遍的存在于我们之中。 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这样两个问题“现在你觉得自己是害羞的吗? ”,如果对方回答“否”,你再问第二个问题“ 你是否觉得在生命里的某段时间,自己是个害羞的人?”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答案,你一定会发现,原来大家都会害羞, 或者都有过害羞的经历。 美国心理学家对近5000人做过这个调查,发现有80% 的人经历过害羞、正在害羞,或者经常害羞。出人意料的是, 竟然有40%的人正处于害羞状态,这意味着我们每遇到10个人, 就有4个人是害羞的,而在中国,因为观念和文化的原因, 这个比例只会多不会少。 现在,你还会为自己的害羞而难于启齿吗?或许你仍然需要改变, 但是柠檬想让你明白,其实大家都一样,都会害怕,都会害羞, 你不必嫌弃自己。况且,害羞也有积极的一面, 有很多名人更是享受于自己的害羞。 英国的查尔斯王子、著名演员大卫·尼文、 美国国宝级电影演员凯瑟琳·赫本都是“喜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