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《瞬变》


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《瞬变》。
本书的作者是奇普·希思和丹·希思,他们两个人一位是斯坦福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,另一位是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员,他们经过大量研究发现:几乎人类所有的行为改变,都不是对意志力的挑战,而是平衡理智和情感的智慧考验。
我们今天分享关于轻松改变行为的三个内容,分别是心理模型、行动步骤和改变技巧。
『心理模型』
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:早上闹钟“叮铃铃”地响起来,睁开眼看时间是7点钟,大脑告诉你该起床了,可身体还想赖在被窝里。午饭时,告诉自己少吃油腻的东西,可没忍住又点了一份炸鸡。晚上回家,准备学点东西,结果看了一晚上的电视剧。
出现这些情况,是因为理性让我们用长远眼光考虑事情,可感性却鼓励我们及时行乐。这导致我们时常听了那么多道理、下了那么多决心,还是无法彻底改变自己。
有个著名的心理学模型,叫「大象与骑象人」,非常精确地描述了这种状态。这个模型是说,人们感性的一面像一头大象,理性的一面像一个骑象人。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骑象人坐在大象的背上,手握缰绳,俨然一副领导者的模样,但事实上,他对大象的控制水平忽高忽低、并不稳定,和几吨重的大象比起来,骑象人显得非常渺小。要真正改变大象前进的方向,既要说服骑象人,也要改变大象本身。
『行动步骤』
了解「大象和骑象人」这个心理模型后,我们要如何做出改变呢?分三步:
001 指挥骑象人
骑象人关注长远利益,但会过度分析。一个人若迟迟无法行动,很可能是选择太多,又缺乏具体步骤,导致他理性的一面决策瘫痪,倾向于原地不动。例如生活中很常见的一幕,很多人会为了中午到底吃点什么而纠结几十分钟。所以,明确告诉骑象人下一步具体该做什么,很有必要。
002 激励大象
让大象产生感觉,是改变的重要环节,最好让人实实在在地看到某个场景,出现恐惧、兴奋、焦虑等情绪,产生一种“再也不要这样”的念头。比如有个人总戒不了烟,直到有一次在健康宣传海报上,看见了一个肺癌患者黑漆漆的肺部图片,后来一想到那个画面,就再也不敢抽烟了。
003 营造路径
这是指改变原有的环境或情景,增加正确行动发生的概率。比方说,有的公司为了鼓励员工之间多沟通,除了不断阐述交流的重要性外,还会把工位的隔板去掉,方便大家思维碰撞。
我们生活中的改变,也可以像套公式一样套进这三步里。譬如说坚持学习,第一步是明确一个即将要做的行动,可以加入一个学习社群或选择一门课程。第二步把激励人心的名人名言抄下来,贴在桌前刺激自己。第三步腾出大块时间专注学习,或者购置大量的书,把办公桌打造成一个小型图书馆,营造学习氛围。
『改变技巧』
在改变过程中,可以使用三个技巧,来帮我们更好地越过各种障碍:
001 寻找亮点
亮点就是值得效仿的成功做法。如果不知道如何指挥理性的骑象人,就先找到一个行动榜样,跟着他照做,摆脱原地打转的状态。
有个人被派到越南改善当地儿童的营养水平。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,他首先去寻找亮点。他拿了把尺子给当地小孩挨个量身高,调查家庭情况,专门找家里穷得叮当响,但又比同龄人更高、更健康的小孩。最终发现他们的妈妈会在米饭里掺甘薯叶,也会去河边抓小虾小蟹,还让小孩把一天的饭量分四顿吃。之后他就全力推广这项发现,让所有的妈妈效仿。6个月后,有65%的儿童营养水平达标,最终覆盖220万人口。
002 缩小改变幅度
给情感大象一种已经在成功路上走了几步的感觉,可以让改变更有动力。比如有个人打算健身,可下班后已经筋疲力尽,根本不想动。他在网上搜索了日常活动的卡路里消耗值,发现上班走路消耗了400卡热量,上一次卫生间消耗了60卡,整理文件消耗5卡,这样一天下来,其实白天已经做了很多运动,现在只需跑一小会儿,就能完成当天的减脂任务,一旦产生这种已经开始了的感觉,情感大象就会很愿意往前多走几步。
003 强化正向心态
心理咨询师在帮人戒酒瘾时,询问最多的并不是“你什么时候最想喝酒?”而是“你上一次清醒是什么时候?”“清醒时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?”改变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细水长流,在过程中,如果能强化正面心态,规避负面心态,就很容易坚持下来。例如,健身完,可以回顾一下刚刚哪几个动作做得还不错。
总结一下,我们今天分享了关于改变的三个内容,先了解「大象和骑象人」的心理模型,再熟悉指挥骑象人、激励大象和营造路径这三个步骤,最后适当应用技巧,你会发现,改变比你想象中更加容易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》斜槓創業

有位英國男子,管理一家建設公司,但在一個不起眼的網站,寫了一系列,關於魚缸評論文章。文章結束的時候,他加了幾個亞馬遜( Amazon )所刊登產品的連結。他知道,如果訪客從評論文章點擊連結,並且購買產品,他就會賺到一點小小的回饋金。但是在他張貼評論文章之後,忙著白天的工作,馬上就忘了這件事。幾個星期後,一封信裝著一張支票寄到他家,一共有 350 美元。那個時候,他壓根兒沒想到利用週末時間,投入的這個小小計畫,能夠賺進幾百美元。他也不知道幾年後,相同的那些評論文章,仍然每個月平均為他賺進 700 美元,而他並沒有進一步增修此文章。大家是不是對這些而外的收入感到渴望又無從下手呢? 今天 就要和大家分享這本書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》。教你怎樣成為一個躺著賺的副業家。 本書作者克里斯.古利博,是一個成功的成功創業家/旅行家/《紐約時報》排行榜暢銷作家,是名副其實的複業家。同時他所創辦的播客(「複業學校」( Side Hustle School )每個月的音頻下載量更是超過 200 萬次。古利博擅長把點子變現為多元收入,不斷發展複業。創業經驗包括:線上出版、旅行省錢服務,還完成他在 35 歲前造訪世上 193 個國家的夢想。除了正職收入之外,每個人都想多賺兩毛錢,實現躺在賺的夢想。 帶你走進副業的世界,為你躺著賺的偉大理想添一份力。 第一,產生可行的副業點子: 可行的點子,是指利用你已經擁有的技能、時間和資源,將它轉化為現實。 一位大學畢業生,想出了一個點子: 「我想要研製一支微型應用程式( app ),引進新的付款形式,給不喜歡掏信用卡或現金的人使用。」這個點子可能是很有理想。但你要怎麼開始打造和行銷?就算你同時擁有資訊科技和財務方面的背景,這也是相當巨大、花錢的事。再說,就算你能輕而易舉打造,又要如何使它在市場上那麼多付款 apps 中脫穎而出?充其量,它只是個宏偉的願景,需要大力奉獻和奮鬥。這不是發展複業要做的事。 再來看另一個熱愛高品質甜點的廚師所提出的:「我想要設立一個每月最佳冰淇淋俱樂部,提供美味的手作冰淇淋給各公司。這項服務,會推銷給人力資源經理和小型企業執行長,告訴他們這是提升士氣和讓員工歡聚、定期同樂的一種方式。」這個例子,有明確的目標市場。沒錯,儲存和交運那麼多冰淇淋的後勤作業,可能有點複雜,但如果你知道怎麼尋找食

为何有心事就想对异性说?

为何有心事就想对异性说? 为何心里话想对异性说? 在生活中,我们有许多的小情绪、小秘密、小想法, 并且都想要将它们表达出去,以获得别人的安慰、关心和建议。 但是,诉说对象的选择却是个问题,有时想对爱人说, 可是怕增加他的烦恼;想跟爸妈说,又害怕他们在远方担心; 只能对着朋友一吐为快。 渐渐地,你会发现,相对同性朋友, 这些心里话对异性朋友说的越来越多,即使没有其他的顾虑了, 我们也更倾向于对异性敞开心扉,就像有很多人喜欢和他们交往、 娱乐一样。 即使有些时候因为跟异性交流太频繁深入而被人指指点点, 可是每当有想说的话时,想到的依然是他们,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。 其实,可以告诉你,不用烦恼也不用担心, 因为这样是很正常的情况,甚至还有各种优点呢! 首先两性的性格有互补性,这是心理学家发现的, 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原则,男女双方的个性存在相反的差异时, 很容易吸引对方。男性的刚毅、果段、坚强和女性的温柔、体贴、 细腻正好互补。在遇到问题时, 能够给苦恼中的异性不一样的心灵慰籍。 比如,我们考试失利后,自卑、懊恼、惭愧齐齐涌上心头, 找同性朋友,她们给的安慰一定是“没关系,这次只是发挥失常,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,下次努力就好”, 这样的话其实跟我们心里的想法差不多, 只是由不同的人说出来而已。 而异性朋友给的建议可能完全不同,他们不会细致的安慰我们, 更可能拿出试卷帮你分析一下,或者直接带着你去其他地方散心、 玩乐,以这种果断的方式来让你快乐起来。其实, 两种方式说不出谁好谁坏, 但是这种新颖的做法对我们的吸引力是不可否认的。 第二,向异性说心里话有保密性。 我们常常喜欢在自己同类交往群体之外的朋友面前打开心扉, 这是情感交往的特点,比如我们会在家人、 同学面前谈论工作和同事的问题;在大学里聊聊初中、 高中的心理感受;在无人知晓的网络下吐露心声...... 这样我们会觉得安全系数高一点。 男女双方分别处在不同的性别群体, 再加上我们认为男生比较能保守秘密, 所以比向同类袒露心迹更加的安全。打个比方,你和同桌闹矛盾了, 认为她做事不考虑你的感受,但是她并不这么觉得,所以你很烦恼。 这时,相比女同学,我们会更愿意和男同学说说这个问题, 因为我们担心女同学会将话传到同桌那里, 而男同学和她们的距离比较远,会更加的安全。 最后,和异

你還會害羞嗎?

你還會害羞嗎? “小时候,每当家里来亲戚,我就会躲在屋里不出来, 或者找个借口离开家去和其他小孩玩,总之尽量避免和他们接触。 有时候被逼着‘大姑、二姑、表哥、婶婶’的一个个喊人, 我也是低着头,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嘟囔一句了事, 而他们总是笑呵呵的说这个小孩真害羞。 渐渐长大了一点,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,和他们交往也很自在舒适, 但是和陌生人、男生或者长辈相处时仍然有些放不开,脸红、紧张、 不敢说话。每当这时,他们都会笑着说这么大人了还害羞啊! 再长大一点,进入大学、迈入社会, 身上那点拘谨已经机乎看不见了。平时不爱出去交际, 但是遇到需要的时候,还是能够镇定自若的上场, 仿佛之前不曾挣扎和紧张。至今为止,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人说我害羞了,不知道是默认成了内向、孤僻, 还是我武装的比较好。但是我明白,害羞一直伴随我左右。” 上面大家听到的就是一个朋友通过微信公众号“柠檬心理寄语” 发给柠檬的小感想,关于害羞,更关于成长过程中, 大家对害羞的看法。确实如他所说,小孩子不敢和大人说话, 我们说他害羞时往往带着宠溺和纵容的态度; 学生羞于和不熟的人交谈,我们也认为可以接受;但是, 当我们工作了还是害怕跟人相处,就会让别人不理解, 甚至直接被人嘲笑。所以,越长大,你越怕被人知道自己害羞, 越想要掩盖,也越不满意自己这个性格。 其实,害羞并不是你一个人的特点,它很普遍的存在于我们之中。 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这样两个问题“现在你觉得自己是害羞的吗? ”,如果对方回答“否”,你再问第二个问题“ 你是否觉得在生命里的某段时间,自己是个害羞的人?”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答案,你一定会发现,原来大家都会害羞, 或者都有过害羞的经历。 美国心理学家对近5000人做过这个调查,发现有80% 的人经历过害羞、正在害羞,或者经常害羞。出人意料的是, 竟然有40%的人正处于害羞状态,这意味着我们每遇到10个人, 就有4个人是害羞的,而在中国,因为观念和文化的原因, 这个比例只会多不会少。 现在,你还会为自己的害羞而难于启齿吗?或许你仍然需要改变, 但是柠檬想让你明白,其实大家都一样,都会害怕,都会害羞, 你不必嫌弃自己。况且,害羞也有积极的一面, 有很多名人更是享受于自己的害羞。 英国的查尔斯王子、著名演员大卫·尼文、 美国国宝级电影演员凯瑟琳·赫本都是“喜爱